低情商的表现:毫无底线的凡事利他 逸佳笔记 2年前发布 关注 私信 06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凡事先为自己着想,再为他人着想,看起来好像是一种比较自私的行为。 大部分人也认为自私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喜欢,往往是被人排斥,事实上恰恰相反。 越是能先从自身立场上考虑的人,越能拎得清,也更容易看透事情的真相,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可与认同,而拎得清其实就一种高情商的行为。 01 利己反而更能坦荡公平 大部分人看到人要先为自己想的第一反应,就武断地认为“这样的人不值得深交”,但其实还真不是这样。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,有七个人在一起生活,他们都非常谦逊,也都心地善良,然后每天一起吃饭,共同分一锅粥。 但是无论是谁去分粥总是先分别人的,最后才分自己的,这就出现一个扎心的现象:最后得到的人粥很多,而导致分不均匀。 原本几个都很善良的人,却出现了彼此心里的不舒服。 最后七个人想到一个办法,分粥人先给自己分,结果每次七个人的粥都一样多。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:先为自己着想,并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,反而是表面上先为别人考虑的人,却更容易滋生自私的行为。 也可以说自私是人的天性,压抑天性时只会导致结果越来越糟糕,反而承认“人性自私”时,倒心怀坦荡,做事更公平公正。 02 利已并不妨碍善良 一提利己,总会被默认为自私行为。然而扪心自问哪个人不为自己着想,比如说: 努力工作,只是了获得报酬,而获得生活的保障; 辛苦种田,不过为了庄稼有收获,换得生存之基础; 好好学习,大都为了考上好大学,能改变生活现状。 这些看似有目的行为都是利己的,但并不妨碍每个人善良,反而是那些嘴上说善良,把无私和正义挂在嘴边,但却中饱私囊的人惹人烦。 而表面看起来无私,实际上暗箱操作的人才更不值得深交,或许在别人看来,这种人情商高会做表面工作,在短时间内也能获得别人的赞扬。 但别忘了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”,换句话说大家都不傻。 所以靠小聪明来不断证明自己善良和无私的人,将情怀和高尚挂在嘴边,也不代表真正具备高情商和善良,不过是修饰的成分居多罢了。 承认自己有私心,承认自己从一开始就为自己着想,也没有什么错。 只要我们的私心不伤害到别人,只要我们的自私行为是自己应得的,没什么值得难为情。 03 从不为自己想的人, 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 如果说人为自己想会遭遇白眼,甚至受到诽谤。 那那些从来不为自己想的人,又得到喜欢与承认了吗? 比如《三十而已》中的顾佳,为了家庭殚精竭虑,最终的她得到的不过是家破人亡。 这也说明:总是为别人考虑,反而忽视了自我存在感,忽视了该如何真正为别人想,比如说: 感情中从来不为自己想,而抱着“我为你好”的心态,结果会让彼此关系越来越糟糕; 与孩子的教育中,认为付出了金钱、时间,孩子应该好好学习,结果亲子关系却十分紧张; 与朋友意见相悖中,认为朋友不听自己的,只会“吃亏在眼前”,而忿忿不平。 这些统统都是建立在为别人着想,站在别人立场上所考虑问题,却并未得到认可与承认,反而让关系一度变得尴尬。 为别人着想,有人质疑这不正是一种高情商的行为吗?不过是与对方产生共情吗?为何会遭遇滑铁卢? 事实上,我们很多时候出发点都是好的,只不过从来想过自己,反而只为对方考虑时时容易造成“施压”,更直白地说就是将自己的意志转嫁给他人。 从这方面来说,即便发心是好的,但是也会办错事,所以就会出现以高情商之思路,得到了低回报之结果。 这也说明:一味站在别人立场上做的决定,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行为,至于别人认不认同,你根本无从得知。 倒不如先为自己考虑,在利己的基础再去利人,会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与肯定。 因为人和人之间走得太近,最后反而越走越疏远,也只有利己利人才是关系恒定的长久之计。 人划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帅总创业笔记): ©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THE END副业项目干货分享最新项目每日小项目喜欢就支持一下吧点赞0 分享收藏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