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班后,如果一个人在车里待上半小时,不上楼,你千万别怪他。
他不是有什么癖好,他只是想一个人呆着。
曾经这个段子是用来调侃男人的,现在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女人也有这种行为,特别是30、40岁之后。
人在年轻的时候怕寂寞,中年之后想独处,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?
— 1 —
曾经以忙碌为荣
记得刚工作的时候,我进的是一家外企,世界500强。工作的第一周,给我冲击特别大,现在都记忆犹新:
我当时是公司的管理培训生,我的教练是公司副总裁,按我们的培训计划,我每个月需要和教练面对面交流一次成长心得。
我和他的秘书约时间:
“对不起,恐怕你和老板的会只能放在下个月了,这个月的时间都排满了”
“不会吧?我就1个小时的交流时间”
“是真的,不信你看”
结果我看到一张密密麻麻排满的日程表。从早上8点,到晚上22点。
“公司不是早上9点半上班,6点半下班么?”我好奇地问。
我看见秘书强忍住鄙视,看了我一眼:“好好珍惜你现在的悠闲,年轻人。”
后来,我真的只有把会约去了下个月,简直不可思议。
随后的日子里,我看见所有人都非常忙碌,走路带风,说话倍速,邮件里面单词都打缩写、打简称,电话里头都没有寒暄,劈头盖脸就是需求。
这就像我在《杜拉拉升职记》里面看到的那样,真的好酷,我很向往变成这样。我觉得成功人士,就是要忙碌。
忙,才能赚钱!
— 2 —
让自己时间充分利用
年轻的时候一位长者指点:不要日计有余,岁计不足。看着我困惑的神情,他笑着解释说:不要觉得一天忙到晚好像很充实,可是到了年终一总结,才发现没干成什么像样的事情。
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要把自己的时间统筹好、安排好。工作就像打仗一样需要排兵布阵,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,而不是处处摆战场、时时开新花。
噢,明白了!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中,但实际上在工作中常常感觉真正做到忙里抽闲、游刃有余确实很不容易。
无独有偶,十多年后恰巧又碰到一位领导交流他的心得体会:多年来不管工作有多忙,每周都要给自己留出半天时间,梳理思考一周来的工作。
哪些事该做、哪些事可不做;该做的事,做得是否成功,还有哪些不足;哪些事需要急事急办,哪些事可以急事从缓;难办的事用什么方法解决,考虑成熟后再去做,往往事半功倍。
— 3 —
人不能装得太满
古人曰:事急则缓,事缓则圆,事圆则通。话虽说的普通平常、道理简单,却让我茅塞顿开。如果说前一位长者提供的是思路,后一位领导提供的则是方法。
多年来,观察身边的领导和同事,凡是优秀者:有的深思熟虑,从容淡定,运筹帷幄;有的大智若愚,胸有成竹,静心独处;有的雷厉风行,做事果敢,纵横捭阖。
虽然每个人的风格不同,但细观察,有思想的人,大都善于学习、研究思考,站在山巅、举目远望,沟壑纵横、了然心中。
有能力的人,大都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,把握规律抓关键,一语破的、力克群雄。有智慧的人,往往是大音希声、大象无形,在山水之间、风轻云淡中把控一切,大隐于市令人仰望。
一寸光阴一寸金,时间从我们指尖悄悄滑过;时光荏苒,岁月如织,时间与我们默默告别。人生短暂,世事繁杂,把时间留给自己,选择做有价值、有意义的事,才不会辜负余生。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帅总创业笔记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