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本关于写作的书籍,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重合的地方,但也总有一些内容是独特的经验分享。
花了3个小时读完,把核心的内容提炼成了8个提高写作水平的好习惯,分享给你们。
每一个写作者都要养成:随时随地,记录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的习惯。
一是积累素材;二是提升对生活的感知力;三是锻炼思考的能力;四是练习写作。
你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平台,公开的、私密的都可以。
可以是:朋友圈、微博、星球、公众号等,也可以是日记本、备忘录、flomo、印象笔记等。
每每读到好文章的时候,都会很佩服作者:怎么可以记住这么多的金句,写的时候张口就来呢?
作者说她每天都会分享一个金句到自己的微博上,然后会利用碎片时间,拿出来读一读、背一背。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那些看起来的轻松,背后都是有我们看不到的努力。
我决定以后,也要多分享金句,不光分享,最重要的是要经常拿出来看一看、记一记,至少要有个印象。
这样需要用的时候,还能靠模糊记忆搜索个全貌出来,哈哈~
无论是读一篇文章还是读一本书,都会记下书中的好句,以及自己的感悟。
包括追剧看电影的时候,也会随时记录经典的台词和情节。
找到一个领域、取一个不变的名字,选择一个固定的平台,持续地输出优质的内容。
随时记录,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。是一种日常的写作练习。
这里的写作,是更进一步的,有明确的写作方向和目的的,比如想靠写作变现、打造个人品牌,成为网络作家等。
感觉写不下去的时候,就给自己定时定量,比如写个1小时就结束,写个1000字就ok。
至于如何修改,在《重塑写作》和《写作法宝》这两本书中,都强调了一点,就是:
长句改短句、啰嗦改精简、去掉虚词、副词、形容词、朗读全篇直至顺耳。
老舍先生说:“一个好句子,应该是读出来,嘴舒服、耳舒服、心舒服”。
其实我们很多人,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写作训练,写作最大的问题就是:逻辑思维混乱。
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拿到就写,写之前先思考下,列一个大概的框架,先写什么,再写什么,把顺序理清楚,再动笔。
李善友说:“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,并不是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,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”。
从标题透露了哪些信息,开头如何切入主题,又以什么方式结尾的,到整个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样的?观点、逻辑、选题分别是什么?
把这些问题就拆解清楚了,你就可以试着用同样的框架来搭建一篇自己的文章。
有了上面的拆解文章,就有了相应的写作练习,考验自己练习结果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投稿。
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公众号,研究下整体的调性、风格和选题,拆解爆文,掌握其中的写作套路,然后练习写作、定期投稿。
养成定期投稿的习惯,把它当成一个固定的写作任务,这既是一个进阶的写作练习,同时还能带来变现的可能。
以上这8个写作习惯,由浅入深,由易到难,适合每一个写作爱好者。
读完这本书,我也给自己列了几条行动清单,努力培养好的写作习惯。
我是(tata5294):方小小的成长笔记,全网同名,专注读书成长、写作变现以及自媒体干货,(点击下方名片)关注我,一起向上生长!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方小小的成长笔记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