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浏览生财的时候,看到了一篇精华,题目是:如何判断一个创业项目好不好?
这也是我一直在找寻的答案,因为互联网创业项目真的太多了,特别是进入生财后,简直能让你看的眼花缭乱。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,做出一个相对正确的判断就非常重要。
就像女孩纸找对象,男生很多,条件不错的也不少,但如何判断哪个是最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关键的。
如果选错了,不光很难有收获,耽误时间,还可能打击自己的信心。
那到底如何判断一个创业项目好不好呢?
这篇精华帖从2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参考答案:
一,长期来看,满足个人价值需求
二,短期来看,先满足赚钱需求
///
先从第一个角度来看,有三个标准:
1,热爱。
自己发自内心喜欢做这件事,做的时候还能从中得到快乐。
2,我能做出来。
这件事,是自己的优势所在,是我能胜任的,或者说通过努力,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,而且会比别人更容易做好。
3,被人需要。
这件事本身是有价值的,它的存在,会让这个世界变的更好,哪怕只是好一点点。
能符合这三个标准的,就能称得上适合长期来做的好项目,因为它几乎满足了人的所有需求:
是自己喜欢的,是自己能胜任的,还能实现人生价值。
这样的标准在一些知名的企业家、科学家的身上都能看到,他们所做的事情几乎都是符合这三个标准。
如果结合我自己,往小了说的话,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推广樊登读书这件事,它也符合这三个标准:
1,它是我喜欢的,我自己就是深度用户,它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;
2,我觉得我能胜任,因为关注我公众号的小伙伴,也都是喜欢学习和成长的
3,它是有价值的,因为我受益了,也坚信每一个受我影响开始听书的人,也一定会有收获
符合了这三点,至少也能称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好项目,所以我决定要成为长期的樊登读书推广者,让更多人受益。
(如果您还不是会员,记得找我哦,有内部优惠呢。)
///
再从第二个角度来说: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找项目就是想赚钱,没有什么热爱和价值,只要赚钱就行。
这种情况,也有2条标准来判断:
1,我们正在进行什么比赛?
(假如选择了这个项目,你能竞争得过同行吗?)
2,我们怎么得分。
(我们需要怎么做,可以帮助自己得分)
举2个具体的例子来说:
项目一:知乎好物
我们正在进行什么比赛?
我们在进行「在知乎上,以垂直内容吸引精准流量,卖货变现」的比赛。比赛关键点是「内容质量」。
我们怎么得分?
实现以下两点,可以得到基础分
1.专业内容质量。做内容的时候,需要营造这样一种BGM——我,很专业。在这个领域内,没有人可以战胜我。
2.找到内容相关的CPS商品
实现以下几点,可以扩大得分。
1.在某个领域持续积累,在知乎变成大V
2.以知乎IP为根据地,扩展到其他平台
我做这个项目行不行?
以上两点都弄清楚了,就可以对照着去看下自己是否适合这个项目了。
以我自己的情况,得出的结果就是我不适合这个项目,因为我并没有在某个领域有特别的优势。
项目二:淘宝蓝海
我们正在进行什么比赛?
我们正在进行「在淘宝上倒卖产品赚差价」的比赛。
比赛关键点是「找到一个蓝海品,也就是相对来说容易赚差价的品」,以及想办法提高的曝光率、提高它的成交转化率。
我们怎么得分?
同时做到以下三件事,就能得到基础分
1.选到合适的品。(主要考虑求大于供、竞争小、差价高的品)
2.提高它的曝光率。(主要做搜索流量)
3.提高它的成交转化率。(主要考虑头图、商品描述、买家秀和评价)
当我们做到以下事情,还可以扩大比分
1. 淘宝店店铺等级、权重的积累。
2. 横向扩展。多做链接、多开店。
3. 有蓝海思维,对蓝海商机非常敏锐,总是能察觉到别人尚未察觉的机会
我做这个项目行不行?
相比“知乎好物”来说,我更合适这个项目。
我有做网店的基础,同时也还算是比较具有敏锐的观察。
///
综上所述,要想判断一个项目是不是一个好项目,首先要做到对这个项目有起码的了解,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判断。
好不好,最终都要看是否适合自己,符合自己的优势。
今天这篇文章从两个不同的角度,给出2个标准,来帮助大家判断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去操作。
本文的两个标准来自生财有术刘小排写的帖子,其实没有被打上精华帖,但在我眼里已经是非常有深度的精华了。
生财有术里最厉害的还是各种项目的具体实操经验的分享,和各种实战操作。
但假如是互联网小白,还真的不太适合加入,不一定能看的懂。
更适合线上线下有创业经验的人,像我这种在里面也只能算是个小白了。
“一无所知,一生做个小学生。”
最近复工了,每天要工作了, 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就没有那么多了,公众号更新可能要慢一点,但会尽量去分享一些对大家有价值的内容。
同时也会去实操适合自己的项目,有结果时会在公众号公布。
心态放好,不疾不徐,日日不断,滴水穿石,未来可期。
一起加油哈!
今天是持续写作的第300/500天.
我是(tata5294):方小小的成长笔记,专注读书成长和赚钱副业,十年不变。关注我,一起向上生长!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方小小的成长笔记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