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了两个下午读完舒国治的《理想的下午》,没想到他原是个这么有趣的人。简直是躺平界的祖师爷啊,哈哈!
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关于旅行的随笔,其中大多地方以欧美为主,这波内容我都是略略翻过,因为也没去过,读起来也就没啥意思。
剩下的大概十分之三是写本土生活的随笔,篇篇都觉得是精品,读起来妙趣横生。
正如在序言中,梁文道所说的,一个散文家之所以优秀,更在于他独特的审美以及非主流的生活方式。
人有趣了,写的文才会有趣。
接下来摘抄一些文字,让你们见识下这位有趣的灵魂。
他说:“倘外头有趣,我乐意只在睡觉时回家。”
“早上五点,若我还未睡,或我已醒来,我必不能令自己留在家里,必定是要推门出去。几千几百个这样的早上。多少年了。为什么?不知道。去哪里?无所谓。”
总觉得人类历史千万年,但很多地方还和原始人是一样的。男人的天性更多地喜欢在外面探险找寻;而女人的天性更喜欢居家守候。
他说人生只有两件事,便是吃饭和睡觉,很有禅意。
“每天便是吃饭睡觉,想什么时候吃,什么时候睡,就何时吃与睡。单单安顿着吃饭与睡觉,已弄得人糊里糊涂,别的事最好少在张罗。这两件事之外,其他皆不是事。”
又谈到为什么会开始写作,称因为睡懒觉,真正是太可爱了。(他还专门为睡懒觉写过一篇文章,极有意思)
“譬如今日睡得极饱,至中午醒来,至夜阑人静时,所有的地方皆已打烊,全市已无处可去。这时候呢,良夜才始,人犹感不困,又有一腔意念想发,于是东摸摸西摸摸中,弄到索性在纸上写一点什么,写着写着便终于成为写东西的了。”
他拿自己的人生当一场赌注。
“我赌,只下一注,我就是这样来过——睡。睡过头,不上不爱上的班。不赚不能或不乐意赚的钱。每天挨着混——看看可不可以勉强活下来。”
有人说你有才气,你可以这样活。他说之所以成为作家“靠的不是才气,是任性,是糊涂。”
他主张每个人都应任性而活,“活得好,活得有风格,比什么都重要。是作家也好,不是作家也很好。”
谈到金钱时说:“银行存款常只有一千多元,这时我注意到了,接下来两三天会愈来愈逼近零,然总是不久钱又进来了。”
他自我解嘲地说:“人为什么要把别人的钱急着弄到自己的户头里,为什么不能让他人先替你保管那些钱?”
一个人的金钱观,几乎决定着这个人的生活方式。只有放得下对金钱地追逐,才会有真正的洒脱和任性。
读这本书的时候,往往会不自觉停下来,有一股冲动,想找一副中国地图来,画上一个向西或者向南的路线,来一场数月的漫游。
这才是任性而活啊!
很多人总说想要去外面看一看,又因没钱而放弃。
但真正去最多地方旅行的人一定是穷人。因为有钱人永远没时间。
大多数人都是欲望的奴隶,为了满足欲望不断地负重前行。
可总有一些人,只为自己而活,敢于说出“懒,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缺点,也可能是这辈子我最大的资产。”
恰恰是他们,最终成为了被记下的人。
读一读这样的文章,想到还有人是这样的活着,是不是觉得很安慰呢?推荐给你们: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方小小的成长笔记):